星期日, 四月 29, 2007

我要活这么长?

今天好多blog上流行了“算命”,不是算命先生,而是通过软件算你的命有多长。原以为只是游戏,看到“这是一项科学的,准确的,严肃的测试,而不是一种游戏”来了兴趣,认真完成了问卷,费了好半天的劲儿,在我越选越心虚的时候给我送来了答案。“我居然可以活到86岁”,有没有搞错?

有什么迹象可以推断出我能活这么长?如果真的能够苟延残喘这这么大的岁数,我得感谢上帝,感谢......

感谢我们的社会,它让我一直在期盼未来的世界将会变得美好,我不愿意在美好来临之前挂掉。在我over之前得逞没有?谁可以来告诉我?

感谢时间,它将在未来的时期里时刻和我如影随形,陪伴我同时也在强奸我,直到我挂掉的那一刻它才离我而去,它霸占了我一辈子。

感谢生活,感谢生活的酸甜苦辣咸。谢谢它在我的菜里偷偷搁下的芥末,在我的汤里偷偷洒下的酸醋。生活是像个不懂事的孩子,等我老了,它或许也不会长大。

感谢美丽和良知,它让我时刻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它可能是坚不可摧也可能是不堪一击,在没有受到攻击之前不要信誓旦旦。

感谢丑陋和罪恶,它让我由一张白壁变成一个随意涂鸦的黑板,当然没有事先问我愿不愿意。而我还有可能把涂鸦之后的黑板当作“成熟”的标志。

感谢欲望,它可能使我在漫长的奔跑路途中不至于退出或者使我直接退出。

感谢懦弱,它可能让我重拾勇气或者淹埋自己

感谢我自己,它是我永远甩不掉的负担。它时而羡谄我,时而诅咒我,时而怂恿我,时而阻碍我,又时而试图分裂我。而我尽力不为它所动,它是个坏人。

而我现在需要面对的是,要活这么长的时间,我该如何是好?

愿上帝保佑我。

星期五, 四月 27, 2007

Google AJAX Feed API入门

在写这篇blog的之前我犹豫了很久,原因是我自己本身是Google API的菜鸟,并且对AJAX
很不熟悉。怕写出来贻笑大方,这还其次,更担心的是扰乱读者的视听,误导大家。但是最
终还是决定写一下,目的一是自己总结一下并且请高手指教,另外如果万一有人能够在这里
获取到想要的东西,那就最好了。

废话不多说,开始吧。

咳...正题之前还是得罗嗦几句。在此API发布之前,用户想要在web页面上添加feed内容
并不是那么地容易,必须熟知Javascript和XML,有了 Google AJAX Feed API之后这
件事情变得简单了许多。你所做的仅是完成如下的操作:

注册API的key。注册之后你将会看到类似这样的页面:
//这里的key就是你的feed对应的key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www.google.com/jsapi?key=YOUR_KEY_HERE"></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加载Google API,名称是"feeds",API的版本是1(目前只有1)
google.load("feeds", "1");

//初始化操作
function initialize() {
//目前Google AJAX Feed API唯一的类,通过new新建一个Feed实例,该实例可以加载单一的feed,构造函数的参数是feed的URL
var feed = new google.feeds.Feed(" http://www.digg.com/rss/index.xml");
//设置取回的feed的entry的个数,简单地说是文章的篇数。默认值为4
feed.setNumEntries(12);

//从Google Server上把feed下载下来,并且在下载完成之后调用function(result)这个callbackFunction(回调函数)
feed.load(function(result) {
//如果下载操作成功的话,进行之后的操作
if (!result.error) {
//通过元素id定义一个container变量,注意feed是指后文body中元素的id
var containe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feed");
//开始迭代处理取回的entry, feed.entries的长度是之前设置的整数值,如果之前没有设置则默认为4
for (var i = 0; i < result.feed.entries.length; i++) {
//取得第i个entry实例
var entry = result.feed.entries [i];
//创建一个新的document的元素
var div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为元素新增一个文本节点(createTextNode),节点的内容是entry的标题
div.appendChild(document.createTextNode(entry.title));
//把元素加入到container中,也就是加入到body中的对应id的元素里
container.appendChild(div);
}
}
});
}
google.setOnLoadCallback(initialize);

</script>
</head>
<body>
<!--这个就是上文说的 getElementById("feed") 的元素 -->
<div id="feed"></div>
</body>

或许现在你已经了解Feed API的大致的加载和工作原理,仔细想来也是很简单对不对?但是只是知道这些并不能不够的,至少来说上文只是把entry的标题列出来而已,而我们想要的肯定不止这些,我们还可以在 API reference文档上了解更多的东西,比如我想把entrys显示成为链接列表(Thanks to Yezi),可以在feed加载之后这么做:
for (var i = 0; i < result.feed.entries.length; i++) {
            var entry =  result.feed.entries[i];
var div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创建链接元素
var link = document.createElement("a");
link.setAttribute("href",entry.link);
//把文章的时间显示出来
var date = new Date(entry.publishedDate);
var d = date.getDate();
var day = (d < 10) ? '0' + d : d;
var m = date.getMonth() + 1;
var month = (m < 10) ? '0' + m : m;
var yy = date.getYear ();
var year = (yy < 1000) ? yy + 1900 : yy;
link.appendChild(document.createTextNode(entry.title));

div.appendChild(link);
div.appendChild(document.createTextNode ( " -" + year+ "-"+ month + "-" + day));
container.appendChild(div);
}

Google AJAX Feed API加载使用很简单,剩下的job留给Javascript(废话,不然叫AJAX
Feed API),而我只是一个freshman on javascript。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请赐教。

星期四, 四月 26, 2007

又一个前仆后继的: myspace.cn

互联网永远存在梦想,传奇,奇迹。如Google,alibaba,Yotube...

互联网在中国又经常弥漫着淡淡的灰色,如eBay之中国,Yahoo之中国,Google之中国。这些在国外无限风光的巨人们,在中国每一步都步履蹒跚。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现在MySpace.cn来到了这片怪异的土地,她带给我们和这片土地给予她的将会是什么?

右图为MySpace上线前的截图,看来山姆大叔们并未放下高调的姿态:“中国领先的Web2.0网站”,我倒是宁愿看到“全球领先的Web2.0网站”,“全球领先”=“中国领先”?现实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并不一定。 还是人家真的很有信心“领先”于中国众多的“东施效颦”的Web n.0网站?但愿是后者。

很早之前互联网流行起“更懂”的口号,从百度的“更懂中文”到Sogou的“更懂网络”,谁还更懂中国的网民需要的是什么?在美国能够使年轻人疯狂的MySpace在中国能够吸引多少中国的年轻人,中国的年轻人需要的是什么?MySpace.cn,你准备好了吗?

若干时间后,大家再来定论。

星期一, 四月 23, 2007

王开源的勇气和悲情

4月20日,王开源在比尔盖茨的北大演讲过程中冲上台进行了抗议之后,各大媒体对这件事情进行大量的报道。本人也瞎写了一点东西,凑凑热闹同时说说我的想法。当时在donews上爆出的CSDN前同事的披露:“他连Linux都不会装,他根本不懂技术,向来愿意在各种场合展示自己,这次恐怕又是一次自我炒作吧”。这让我很失望,在这块时时上演着千奇百怪事情五颜六色的土壤上,大家都习以为常,只会说“又一个...”,所以这件事情我很自然地把它归在这个范围之内了。

在抗议之后的第二天,JavaEyeRibbin写了《声援王开源》:“......王开源先生在北京中关村是个历练多年的资深人士,从销售员、主管、创业,一直在IT界摸爬滚打,用他的话说:“几乎经历了中关村的整个兴衰和成长”。 2005年王开源先生任即时科研集团总裁助理;2006年加入CSDN,参与创建OSDN开源社区,并与北京大学、中国开源软件联盟合作,首次把“国际软 件自由日”引进中国。2007年王开源先生加盟全球最大的Linux第三方专业认证机构----LPI(Linux Professional Institute)......”。之后CSDN孟岩写了《王开源有话要说》,看到的怎么都和前文中“CSDN的前同事”叙述的大不一样呢?我也不知道,我不知道该相信谁了......在孟岩的Blog文章中看到了王开源在CSDN上的blog,文章并没有仔细看,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他的blog左侧的开源网站的列表,能够说明他是真的热爱并投入。

他的行为我是不支持的,我并不觉得他的这种行为会给中国开源软件事业的发展带来促进的动力,中国的开源软件任重而道远,光从SourceForge上的软件下载列表地址基本找不到大陆的下载镜像就可以感觉到,我们索取惯了,根本还没学会如何奉献。但是,我很佩服他的勇气,不管他这种行为的出发点是什么,这么做至少可以知道他投身于开源事业,想做一些事情,尽管做的事情没有被我们很多人支持,甚至是遭到了不少人的谩骂和侮辱。

刚才在他的blog上看到了他的声明,心里不是滋味。看到了王开源的无奈和悲情,看到了勇气在面对四面八方利益各不相同的压力之后的无奈,看到原始的热情遭遇冷嘲热讽被逼无奈之后的悲情。这个冷水,我也泼了一把。

他声明的第3点是:"三、 期望各类媒体工作者不要在未与当事人核实事件真相时就早下结论。"
期望是如此简单,殊不知这个江湖从来就没有这个规矩...

星期日, 四月 22, 2007

搞不懂的Donews

昨天在GG派上看到其之前的一篇文章,抱怨了Donews网站的一些东西,看了我心痒痒,也想把很长时间积累起来的感觉说出来,发发牢骚。

Donews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是这里有一大帮“信仰互联网”并且执着地投身中国互联网和软件事业的人们,在Donews上这些人能够不断探索并且能够分享他们的真知灼见的思想。正是这些有着共同爱好和信仰的人让Donews在中国IT人的生活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每天我们可以在这里获取到新鲜的知识和见解,并且可以共享自己的想法。就像Donews的广告词一样:Donews,中国IT生活每一天。

但是Donews早已不是几年前的那个Donews,随着时间的推移,Donews变得让人越来越不解。也许,在商业范畴或者网站的运营中它有诸多的原因,但是作为我一个普通的还算忠实的用户来说,有些搞不懂了。
  1. Donews被千橡收购。这没有什么搞不懂的,是好事还是坏事现在也真说不清楚。不过有了有钱的东家之后当然可以带来好处多多。有了钱,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着手做以前没有足够钱的时候想做但是做不成的事情。但是,寄人篱下的感觉是什么滋味?或许只有刘韧自己知道。
  2. Keso辞去Donews总编。其实这个也没有什么搞不懂的,虽然这个事情和1.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地球不会因为Keso离开Donews而停止转动。keso还是会在donews上写博客,只不过文章少了点,篇幅短了点。表面上,这个世界看起来还是以前的那个世界。
  3. 到处是软文,广告贴,标题党。难道资本可以使一个网站变差?我开始不懂了。软文就不用说了,只要有文字的地方就有软文。不过,我慢慢觉得donews首页看起来越来越像个“八卦”网站了,着实让人反胃。donews本来就是一个靠广大用户贡献内容聚合成的网站,因此用户发表的东西必定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甚至有些是居心叵测,只是这都是用户的自由(在法律的范围之内),但是如果首页上出现的大多是些无聊的争议性的,标题耀眼文章空洞的,一眼就是广告的,那就和你donews有关系了。难道你们的编辑是从新浪过来的?
  4. donews的帐号系统。我现在完全搞不懂我应该用什么帐号来登录donews的五花八门的服务了。我没有mop帐号,也不想申请,但是总得让我的donews帐号在donews里面能做些事情吧?现在我经常在登录donews的子服务(inout,free等)的时候怀疑起我自己的人品和智商。我觉得最好的产品是用最简单的步骤完成最多的事情,所以,不要拿你的技术来检测我的智商。
  5. RSS强制不全文输出。为了提升网站的流量,这本身无可厚非,只是不知道donews考虑过订阅者的感受没有。只有标题的RSS我一般都会取消订阅的。(貌似现在这个不强制了?)
  6. IT装备。我想不出在首页占据很大版面的IT装备能够给用户带来什么价值,难道是刘韧开创的广告新模式?
  7. 网站技术问题。拜托不要老是在访问博客的时候出现“数据库连接错误”等等问题。另外,不知道donews的技术和编辑或者老板们有多少使用的是Firefox,恳请donews为了使广大的firefox用户不至于看到惨不忍睹的页面身心受到更加的创伤着想,考虑考虑适配firefox吧。
虽然现在基本都是靠Google Reader获取绝大部分的信息,但是经常还是会上donews去看一看,但是常常还是会失望,如果这种感觉持续下去,或许也总有一天也会放弃。

星期六, 四月 21, 2007

搜狗文品指数

瞎逛中发现了Sogou做了个“搜狗文品指数”的玩意儿,我也娱乐一把:

把刚才发的文章《王开源和比尔盖茨》全部拷贝到Text框中,并且在昵称中输入:leeall。测评出来的结果是:


leeall,您的总体评价:

技术性极强的文字风格,缜密的 思维体现在字里行间;富含科技信息量的内容,充实易懂。架构清晰,逻辑性强,情节缜密,可读性强;文章内容丰富,观点翔实可圈可点;在用词范围方面可以着 重下功夫改进。情节缜密题材的小说值得尝试,将推理、悬念、历史的因素掺杂其中;同时也可以尝试杂文、评论等文体。行文时留心描写与情节结构的紧密配合, 必然会诞生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leeall,您的评测结果:

通过评测,您的文章与知名作家的相似度比较结果见下:

洪波
95%
哇,这么厉害!说实话,这文章是抄的吧?你可以直接去做枪手啦!
王安忆
15%
如果不是我们科学的分析结果,你没有发觉自己还有些许这位作家的风格吧^_^
张朝阳
5%
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实话说吧,这就是凑数的,呵呵......

看到“总体评价”让我爽了一大把,看到“与知名作家的相似度”,我无语...

星期五, 四月 20, 2007

王开源和比尔盖茨

今天比尔.盖茨在北京大学演讲的时候遭到了中国开源积极分子王洋(王开源)的抗议袭击,再一次让盖茨大叔的脸上泛起了尴尬的笑容,之后在donews上看见报道:王开源的CSDN同事:他连Linux都不会装 “他根本不懂技术,向来愿意在各种场合展示自己,这次恐怕又是一次自我炒作吧”,如果这是真的,我的心简直是哇凉哇凉啊。

比尔.盖茨先生是我中学时代的偶像,那时对一切都还没有那么了解,简直就把他看做了神,当然那时之所以把他当“神”,只要还是因为他口袋里无以伦比的钞票。后来对慢慢地对他的经历和Microsoft有深一些的了解,越来越喜欢和敬佩这个人。再到后来他把他的主要时间经历放在慈善事业,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家,我就无比崇仰这个人了。

如果光看比尔.盖茨的理想,奋斗经历,我想绝大多数的IT er都会尊其为楷模,因为我实在想不出他有哪些方面是不能获得我们去肯定的。谁也不能否认比尔盖茨和微软为全世界的信息化发展作出了无比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不喜欢微软。我不喜欢Microsoft,并不能影响我尊敬比尔盖茨;我尊敬比尔盖茨,并不能消除我不喜欢Microsoft。我不喜欢Microsoft是因为它的霸道,商业来讲就是垄断,所以从很早以前我就开始尝试不使用Microsoft的产品,到现在为止,我计算机中除了MSN(gaim)所使用的协议是微软的,其他都和它无关了。我觉得这样总比使用着盗版的Windows嘴里骂着Microsoft好得多,Microsoft是一个伟大的公司!

说到开源的,不能不说到文章开始的事件主人翁了。我非常喜欢开源的软件,但是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中国人在这方面做的太少了,不是说“抗议”的少了,而是为开源事业所做的贡献太少了。这也使我非常理解国内这么猖獗的盗版现象,有多少软件从业者的电脑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破解,算号...等软件?在这样的条件下,使用盗版软件的人呼吁大家尊重知识产权,正儿八经在捍卫自己的商业“权利”,的确是很可笑的事情。

我不喜欢商业的软件(因为我是穷人),但我很理解。为什么微软不开放它的源代码?人家花了多少的时间和人才在努力做这件事情,通过这个获取回报,难道不能得到理解?所以,别抱怨微软的系统昂贵,你可以使用并且贡献开源软件。把软件做成开源,是软件发展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也可以发展很好,但是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所以软件就应该是免费并且开源,开源的精髓不是“免费”,而是“开放”,共享和贡献。这都是在“Free”这个单词下蕴含的意思,但是大家往往都把眼光放在了“免费”上了。Google的几乎所有产品都是免费的而且是我狂热喜欢的,Google也很支持开源软件的发展,但是你硬是要让Google开放它的搜索引擎算法,它做得到吗?

这次的“抗议”活动还声称“盖茨”在中国被抗议的太少,开源软件事业如说光靠抗议商业软件就能够发展起来,那这个世界就不会有微软了。我非常尊敬开源组织在开源软件的发展中所做的贡献,但是如果成天就搞这些“抗议”活动,还不如把宝贵的时间花在别处呢。

AutoRoll on blog

今天下午在洪波的blog上看见一个新鲜的玩意儿,显示在他页面上的是blogroll。上面列出的是一些blog的地址。

看到这个我很自然地想到了donews的inout,曾经有段时间大陆的很多blog上都显示了inout,这是一个blog联合的很好的方式,省去了以往很麻烦的相互“交换链接”的过程,这样做目的无非就是想增加blog的访问量,blog和门户有很大的不一样,绝大部分的blog都隐藏互联网世界的各个狭小的角落里,大部分时间根本就不为人所知,更别谈什么P/V这些东西了。当然,像sina那样的打着web3.0的旗号用web1.0的方式做着web2.0的事情的除外。通过donews的inout,blog之间很容易就建立起一个相互联系的网络。但是,有些问题就来了,和我建立联系的blog并不一定在blog的性质上有多少关联。有些人也就在这上面做起的免费的广告,这本身无可厚非因为这是相互的事情。但是用户在访问blog的时候,多少还是会有一些别扭的,所以,inout也就慢慢地不那么火热了。

当然,blog之间相互联系的widget还是很多的。比如mybloglog,不过它和inout还是完全不一样的,mybloglog是bloggers在mybloglog网站上建立了关系,通过bloggers的相互访问blog得到体现。最直接的就是,我对谁访问了我的blog一目了然,并且可以通过mybloglog和其他bloggers之间建立contact或者friend等关系。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这里能够聚在一起的bloggers或者相互访问blog的人大都有比较相近的喜好,习惯(在互联网上)等。不过这些都是在bloggers主动建立关联的前提下发生的,有没有自动的?AutoRoll

还是看它自己怎么说吧:AutoRoll is a blog widget that displays links to blogs that your readers should like. Based on each unique reader's affinity for each specific blog, the Criteo Recommendation Engine will compute on a real-time basis the relative affinity of all blogs, and it automatically displays the Top 10 unique links on each blog.

通过AutoRoll可以了解blog的读者的状况,我不知道它的Criteo Recommendation Engine是如何工作的,不过就有如它说的那样通过blog之间的相互访问浏览操作建立起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我认为将会是更加的“物以类聚”。这个和《长尾理论》中时常提到的Amazon的例子很相似,比如买这本书的人还喜欢....,查看这个商品的人还查看了....。web2.0就应该是这样,让用户的观念的表达,使用行为习惯更加随意和个性化,在通过分析得出用户的趋势,也许,这就是互联网发展的趋势?

星期二, 四月 17, 2007

添加了两个widget


Yobo 的Blog Widget。Linux+Firefox下找在线听歌的网站很不容易,Yobo是我发现一个在线听歌最好的网站。

  • 对Firefox的支持很好,不像有些网站用firefox打开简直就惨不忍睹。
  • 用FlashPlayer当作音乐的播放器,不像大部分网站每次打开的时候都提示我下载Media player或者realplay。Flashplayer没有平台插件的限制(虽然Flashplayer也是浏览器的一个插件)。
  • 在线听歌最关注的还是听歌的速度和能够试听的歌曲的数量和质量。虽然友播现在偶尔也抽风,但大部分时候速度还是很流畅的。
  • 感觉花了很多心思去做了。虽然她的DNA我还是将信将疑,但是她推荐的歌还是不错的。又可以把喜欢的歌加入音乐盒。
  • 说着说着我都害怕会写成了软文,不说了。如果你喜欢听音乐,不妨试试yobo,会有收获。如果你想把喜欢的歌曲变成你的手机彩铃,很简单,只要发送歌曲名字到12530,一分钟之内搞定。

TwitterBadges。如果你还不知道Twitter是什么东西?请看看《Playing in Twitter》,twitter不是BBS,不是blog,也不是IM,不太像SNS,但是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都似乎又有相似之处,之所以特别就在于此。是一个可以和朋友交谈,可以认识陌生人,可以自言自语,又可以告诉别人“what am i doing”的玩意儿...

星期日, 四月 15, 2007

Google Reader热键

跟GMail一样,Google Reader也有热键(hotkey)可以使用,热键使得很多操作变得简单快捷。我常用GMail的快捷键,也发现GReader中有不少可以无意中发现的热键。因此在Google Reader的帮助信息中找到了相关的FAQ信息,好像还没有中文的翻译,因此在这里简要的翻译一下,英文很差翻译不确切之处请指出。

原文地址:http://www.google.com/help/reader/faq.html(熟悉英文的朋友就别看我蹩脚的翻译吧;))

5. Google Reader有没有什么热键?

使用Google Reader,热键可以使你的手不必在鼠标和键盘之间来回地移动以节省你的时间,从而快速地查看文章列表。这里是Google Reader的快捷键:

j/k下/上 移动条目(文章)在列表中选择“下一个/上一个”条目()
space/shift-space下/上翻页
在“下一页/前一页”间移动
n/p下/上浏览在列表视图中,在不打开文章的情况下上下选择
o打开/关闭条目
在列表视图中,展开或者闭合你选中的条目
enter打开/关闭条目在列表视图中,展开或者闭合你选中的条目
s为文章做“星”标记
为选中的条目做“星”标记
shift-s为文章做“共享”标记为选中的条目做“共享”标记
m标记为已读/未读
为选中的条目做“已读”的状态的切换
t为条目打标签
打开选中条目的标记域
v查看原文在新窗口中打开原始文章
shift-a把所有文章标记为“已读”把当前查看的所有条目标记为“已读”
1展开视图以展开的视图显示订阅的条目
2列表视图
以列表的视图显示订阅的条目
r刷新
刷新导航栏中的未读计数
shift-n/p下/上 导航(navigation)在导航栏中选择下/上一个 订阅或者目录
shift-x展开/闭合 导航在导航栏中打开/闭合一个选中的目录
shift-o打开订阅导航在导航栏中打开当前选中的条目
gh到主页面
Google Reader的主页面(HomePage)
ga到“所有条目”到“所有条目”"All items"视图
gs到“共享”条目到“共享条目”"Starred items"视图
gt到“标签”编辑页面
允许你导航并输入一个标签名[进行搜索]
gu到“订阅”列表
允许你导航并输入一个订阅[进行搜索]
u进入“全屏”模式
隐藏或者显示订阅列表
?热键帮助显示所有Google Reader快捷键的快速指南

星期四, 四月 12, 2007

Playing in Twitter

说起来很土,几个月前已经知道有Twitter这个网站,注册了之后却不知道怎么“玩”,倒腾了一会儿之后就悻悻离开了。直到今天才弄清楚如何从GTalk中给Twitter发消息,之前还误以为Gtalk好友中的twitter@twitter.com只是IM的一个聊天机器人而已。

我很难给Twitter下定义,说明她是怎样的一个东西。 看看人家怎么说自己的:Twitter is a community of friends and strange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sending updates about moments in their lives. Friends near or far can use Twitter to remain somewhat close while far away. 不管怎么说是一个community,让大家能够有更多更好的方式进行交流。尤其是Web和IM结合起来,既能够使用web方式来实现SNS的功能,认识更多新的朋友,又可以使用IM来传递更加即时的消息。不是Blog,不是IM,应该说可以把这些元素集合起来的社区,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正如太妃糖憂鬱狂歡節│Carol's Carniva我不在blogging就在twittering中写道:“最近是毫不客氣地沉淪在Twitter之中了。 寫Blog所需的時間太長,而我有限的時間太零碎,Twitter所限制的140字,恰好讓我隨手隨想隨時隨地自言自語。 本來真的只是喃喃自語。後知後覺地發現了chat功能,欲罷不能,結果結交了一大堆大陸朋友” 。我也一样,平时很想多写点blog,但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等到有时间的时候又进入了“提笔忘字”的境地,每每懊恼不已。twitter就可以让你有机会在片刻的时间里把一瞬间思想的跳跃写下来,“喃喃自语”也好,“好友聊天”也好,既自娱又分享何乐不为之?

为什么我说"playing in twitter",是有些好玩的事情。在Twitter的Badges的标题是:what i am doing now。比如:“thecarol 昨天沒注意到手機沒電,媽媽打電話找不到我。今天聯絡上時她說:她本來想上網找我可能比較快。我回答,沒錯,可以email或是twitter....”,另有人说:我要去哪哪哪取票去了。过了一会儿说回来了。

下回我该这么twitter一下:我在方便呢!~

星期五, 四月 06, 2007

累,从何而来?

经常和好朋友们在邮件中分享一些事物和讨论一些想法,我和喜欢这种做法,比IM群中的七嘴八舌好,经常能分享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经常谈到的就是对工作,对生活,对未来的想法。虽然难免有些抱怨,但是能够静下心来想并且说出来,让大家一起来想想,比怨天尤人好得多。大家说到的不少还是感觉到了生活的压力,感受到“累”了。其实这倒未必是坏事,获取经历了多少的辛苦的历程之后,回过头来看很多事,也许会豁然开朗。

这里贴出一些内容,大家也一起想想:
A:

还有个问题,为什么别人活的那么轻松,我们却活的这么累?每天拼死拼活的,人家到处玩,好像终日不用挣钱似的
Leeall:
呵呵,命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
大部分人都活的不轻松,有一些也只是表面吧,也许有小部分确实活的
很好,要不心态很好,要不已经积累(家庭或个人)到了某个地步吧。反正我们还差的很远,没钱,也没什么本事,只能卖苦力。我们现在只能是被剥削的阶段,最累拿的最少。目前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只能慢慢的积累,希望能越来越好。
Leeall:
我不同意,生活得"好"与"不好"跟这些物质没有直接联系,跟心态和对生活的看法不同相关。--也就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
我们活得累说明我们有太多的欲望(不是不好,很好),一个瞎掰的故事:
有人问美国的总统,你累不累?Mr.President就说,人们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我们都像背着篓子走在海边捡石子的人,把一路捡来的石子都放在了篓里,所以,越来越累。
因为期望高,担负重,所以才累。
为什么佛教中的得道高僧能够能够表现得比较豁达,因为他们懂得放弃,又有一个瞎掰的故事:
有一个老僧人给其养的狗起名叫"放下",每天晚上喂狗的时候都叫"放下",有人不解,他就说,我表面是叫狗,其实是告诫我自己一定要放下,如果今天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有什么不能放下的?
C:
有一定道理吧,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活法,我们现在的欲望很简单也很难,有点钱买套房。就够累的了,现在我们不大可能把这个欲望放下。
过了这个阶段,也许是有个公司,有更大房子,也许还有其他****欲望牵引着我们走,也许是实现了某个欲望,没有新的欲望的那一片刻的轻松?
"幸福感是现实和期望的差!"我赞同,但是很难做到。总是时不时的定个目标追求一下………
说不清,也许就是一个博弈,和囚徒困境一样,知道怎样做最好,却做出相反的决定……
A:
如果没有了这些欲望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活下去的必要。
如果说现在有什么可以支持我走下去的话:就是对未来的欲望。
总是听到身边的人说,看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了。说的多了我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不开心!这种不开心不是说整天板着脸,不是说没有平时的小开心,而是一种积存内心的不开心,喜欢谈将来,不喜欢谈现在。我就是这种。
没有真正的剖析过自己,静下心来才惊讶的发现自己是"问题青年"
是不是太过浮躁了?什么是浮躁?看过很多朋友写的博客,有些人就字里行间透露着轻松,透露出幸福,写一个简单的菜做法里面都透露着开心,反过来,好像太多的沉重。。。。什么努力啊。。。奋斗啊。好像是羡慕着什么,或者炫耀着什么。都不知道开心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身边的人都跟着自己变得不怎么快乐。真的很迷惘,或者说那些石子如何不捡起来?那个僧人的故事你好像没讲完,记得以前看过,是僧人也没放下。
难道真正的幸福就真是"去街上看看不属于自己的美女,去银行看看不属于自己的钱,去车展看看不属于自己的车,然后去街上找个乞丐,告诉乞丐:这些你也没有。"这才幸福?这算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吗?我是不知道。
我非常喜欢听朋友们所说的话,道理虽非至清至纯,却是对生活真实真切的想法。我时常感觉到莫名的疲惫,自己也认为其实快乐的源泉很简单,是自己想要的太多(多吗?)了。然而如果没有了欲望之后,这生活会有多么的可怕?

(Thanks to A: ZHOU, C:YE)